<cite id="ldl1v"><th id="ldl1v"></th></cite><cite id="ldl1v"></cite>
<strike id="ldl1v"></strike>
<strike id="ldl1v"><i id="ldl1v"><del id="ldl1v"></del></i></strike>
<ruby id="ldl1v"></ruby>
<strike id="ldl1v"></strike>
<strike id="ldl1v"></strike> <span id="ldl1v"><dl id="ldl1v"></dl></span><strike id="ldl1v"><dl id="ldl1v"></dl></strike><strike id="ldl1v"><dl id="ldl1v"><del id="ldl1v"></del></dl></strike>
<span id="ldl1v"><dl id="ldl1v"><ruby id="ldl1v"></ruby></dl></span>
<span id="ldl1v"></span>
<span id="ldl1v"><video id="ldl1v"><strike id="ldl1v"></strike></video></span>
<strike id="ldl1v"></strike>
<strike id="ldl1v"></strike>
<span id="ldl1v"></span>
<span id="ldl1v"><video id="ldl1v"><ruby id="ldl1v"></ruby></video></span><strike id="ldl1v"><dl id="ldl1v"></dl></strike>
<strike id="ldl1v"></strike><th id="ldl1v"></th>
首頁 > 資訊中心 > 重要文件

重要文件

盤點2019建筑業重磅政策

發布時間:2020-01-08點擊次數:1652次

《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

2019年12月31日住建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自2020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 工程發包前須完成項目審批、核準或備案程序,政府投資項目原則上應在初步設計審批完成后進行發包;

  • 鼓勵設計單位申請取得施工資質,已取得工程設計綜合資質、行業甲級資質、建筑工程專業甲級資質的單位,可以直接申請相應類別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鼓勵施工單位申請取得工程設計資質,具有一級及以上施工總承包資質的單位可以直接申請相應類別的工程設計甲級資質;

  • 建設單位和總承包單位應合理分擔風險,同時明確了建設單位承擔的風險范圍;

  • 工程總承包單位、工程總承包項目經理依法承擔質量終身責任;

  • 政府投資項目不得由工程總承包單位或者分包單位墊資建設,原則上不得超過經核定的投資概算。


全國工程造價資質審批將施行告知承諾制

近日住建部發布《關于征求實行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資質審批告知承諾制意見的函》,全國工程造價資質審批或將施行告知承諾制:

1、簡化審批流程。企業根據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資質標準作出符合審批條件的承諾,住建部依據企業承諾辦理相關資質審批手續,不再要求企業提交證明材料,減輕企業負擔,提高審批效率。

2、工作安排:2020年5月1日起實行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資質審批告知承諾制。同時停止接收原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申請甲級資質審批材料。

3、各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有關專業部門加快推進工程造價企業乙級資質審批實行告知承諾制。

4、加快推進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和我部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系統對接工作,實現全國工程造價咨詢企業數據共享,為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供必要手段。

住建部17項措施加強招投標監管

2019年12月24日住建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招標投標監管的指導意見》,包括夯實招標人權責、優化評標方法、加強招投標監管等五方面的17項措施。

重點內容有:

1、落實招標人首要責任。工程招標投標活動依法應由招標人負責,招標人自主決定發起招標,自主選擇工程建設項目招標代理機構、資格審查方式、招標人代表和評標方法。

2、政府投資工程鼓勵集中建設管理方式。

3、縮小招標范圍。政府投資工程鼓勵采用全過程工程咨詢、工程總承包方式,減少招標投標層級。

4、探索推進評定分離方法。評標委員會對投標文件的技術、質量、安全、工期的控制能力等因素提供技術咨詢建議,向招標人推薦合格的中標候選人。招標人按照科學、民主決策原則,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程序和決策約束機制,根據報價情況和技術咨詢建議,擇優確定中標人。

5、全面推行電子招標投標。

6、推動市場形成價格機制。實施工程造價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鼓勵地方建立工程造價數據庫和發布市場化的造價指標指數,促進通過市場競爭形成合同價。改進最高投標限價編制方式,強化招標人工程造價管控責任,推行全過程工程造價咨詢。嚴格合同履約管理和工程變更,強化工程進度款支付和工程結算管理,招標人不得將未完成審計作為延期工程結算、拖欠工程款的理由。

7、加強招標投標活動監管。對圍標串標等情節嚴重的,應納入失信聯合懲戒范圍,直至清出市場。

8、加快推行工程擔保制度。招標人要求中標人提供履約擔保的,招標人應當同時向中標人提供工程款支付擔保。對采用最低價中標的探索實行高保額履約擔保。

試點取消造價資質、房建/市政資質需當場審批!

2019年11月住建部印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自由貿易試驗區“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實施方案》:

方案涵蓋“試點取消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資質”、“部分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審批實行告知承諾制”、“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核發實行告知承諾制”、“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優化審批服務”、“部分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優化審批服務”、“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資質優化審批服務”等8項內容。

取消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資質

(一)審批部門。

1.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甲級資質: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工程造價咨詢企業乙級資質: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

(二)具體改革舉措。

1.在自由貿易試驗區范圍內依法從事工程造價咨詢活動的企業,暫時調整適用《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149號)關于“工程造價咨詢單位資質認定”的規定。同時,各自由貿易試驗區所在地設區的市范圍內,在政府采購、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中不得再對工程造價咨詢企業提出資質方面要求。

2.工商登記注冊地在自由貿易試驗區范圍內的企業,擬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從事工程造價咨詢業務的,應按《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149號)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申請取得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資質后,方可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外按規定從事工程造價咨詢活動。

3.工商登記注冊地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內,已取得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資質的企業,需要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從事工程造價咨詢業務的,資質到期延續及需要辦理資質升級和變更等業務的,《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149號)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申請辦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修訂
2019年12月3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稿)》。此次對《招標投標法》的修改,重點針對排斥限制潛在投標人、圍標串標、低質低價中標、評標質量不高、隨意廢標等。旨在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減少對市場主體,特別是民營企業,招投標活動的干預。
中標候選人不再排序

《招標投標法》原第四十條修訂為:

第四十七條 評標委員會應當按照招標文件確定的評標標準和方法,集體研究并分別獨立對投標文件進行評審和比較;設有標底的,應當參考標底。評標委員會完成評標后,應當向招標人提出書面評標報告,并推薦不超過三個合格的中標候選人,并對每個中標候選人的優勢、風險等評審情況進行說明;除招標文件明確要求排序的外,推薦中標候選人不標明排序。

招標人根據評標委員會提出的書面評標報告和推薦的中標候選人,按照招標文件規定的定標方法,結合對中標候選人合同履行能力和風險進行復核的情況,自收到評標報告之日起二十日內自主確定中標人定標方法應當科學、規范、透明。招標人也可以授權評標委員會直接確定中標人。國務院對特定招標項目的評標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建造師等證書與職稱全面打通!

12月25日,中辦、國辦《關于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正式公布。《意見》提出:

  • 推進職業資格與職稱、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有效銜接,推動實現技能等級與管理、技術崗位序列相互比照,暢通新職業從業人員職業資格、職稱、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渠道。

  • 鼓勵用人單位建立首席技師、特級技師等崗位,建立技能人才聘期制積分晉級制度。

  • 支持用人單位打破學歷、資歷等限制,將工資分配、薪酬增長與崗位價值、技能素質、實績貢獻、創新成果等因素掛鉤。

2019年2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官網發布《關于深化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工程領域職稱制度,迎來大改:

職稱與職業資格制度有效銜接:

  • 實行職業資格考試的專業,不再開展相應層級的職稱評審

  • 職業資格分級設置的,其初級(二級)、中級(一級)、高級分別對應職稱的初級、中級、高級

  • 未分級設置的,一般對應中級職稱

  • 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隨著職稱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多地相繼明確了職業領域專業技術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系。目前為止(2019年8月15日),全國已有北京、 山西、內蒙古、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廣西、海南、重慶、四川、西藏、陜西、甘肅、寧夏等20個省份發文明確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系。

其中,陜西、寧夏、甘肅三省明確提出,職業資格證書一證兩用


国产小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