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書掛靠走向未日
日前,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出通知,在全省開展二級建造師“掛證”行為起底整治。8月10前,二級建造師注冊人員、相關單位開展自查自糾。
通知指出:二級建造師“掛證”現象有所抬頭,公職人員違規在企業“掛證”牟利引發社會關注。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會同相關單位結合社保繳費等相關數據和信息,對全省二級建造師進行全面比對排查。重點排查參保繳費單位與注冊單位不一致情況。
-
對存在“掛證”行為的二級建造師,依法撤銷其注冊,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注冊,并在廳網公布,計入個人信用檔案。
-
對違規使用“掛證”人員的建筑施工企業,向社會公布,并扣除信用分數。
-
對存在“掛證”行為的公職人員,通報其實際工作單位,依規依紀處理。
為建立健全二級建造師“掛證”違法違規行為查處長效機制,社保繳納單位與注冊單位不一致人員將不予注冊,并納入注冊異常人員名單進行管理。
截至目前,江西省住建廳-雙公示中顯示,今年已經下發了178份撤銷行政許可決定書,都是二級建造師掛證,確實有很多公職人員。
已有27個省社保系統切換至全國系統
2月2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舉行2021年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副司長亓濤表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從今年1月開始,實施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截至8月,已有27個省發文,省社保公共服務平臺切換到全國統籌信息系統。
此前人社部官網發布《關于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實現全國社會保險信息系統和數據互聯互通。主要內容如下:
1、建立用人單位、參保人員、社會保險服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統一平臺辦理社會保險業務的信用記錄,將嚴重失信人名單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由相關部門實施聯合懲戒。
2、普遍實現跨地區持卡應用,并與政府其他公共服務實現“一卡通用”。
3、完善地方社保系統,縱向實現上下級信息系統對接和互聯互通,橫向實現與本級政府政務服務平臺對接。
4、全國聯網:2022年底前,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全面建成。
截至目前,住建部已同意遼寧、湖南、天津、甘肅、吉林、青海、廣西、福建、重慶、上海、四川、河南、浙江、江西、新疆、江蘇、北京、陜西、云南等19省市按照《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電子證照二級建造師注冊證書》(ZWFWC0215-2019)標準推行二級建造師注冊證書電子化。主要有以下幾點變化:
-
省域信息互通共享;
-
省數據與住建部相關數據系統打通;
-
加強對取得電子化證書人員身份實名信息認證;
二級建造師注冊證書電子化后,意味著可全國聯網查詢。
2021年9月26日,住建部發布通知:自2022年1月1日起,一級建造師統一使用電子證書,紙質注冊證書作廢。
一建注冊證書全部實行電子化、紙質證書作廢。這就意味著,全部一建注冊信息入庫、全國聯網,同時社保、職稱全國聯網平臺也已經正式上線運行,以后查掛證就再沒有漏網之魚了。
以前主管部門查“掛證”,可能還需要跑現場,翻閱紙質資料,溝通其它部門互通信息。當全國數據互通互認之后,監管人員只需要在電腦前點點鼠標,相關公司有哪些人員構成,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交了社保,不同人員都是什么學歷,什么職稱等信息便可一目了然。
這樣一來,對于主管部門而言,監管成本便會大幅度下降,反過來,對于“掛證”的企業和個人而言,風險則大幅度提升。
今年2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的意見。意見明確:
-
2022年底前,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電子證照共享服務體系基本建立,企業和群眾常用證照基本實現電子化,與實體證照同步制發和應用,在全國范圍內標準統一、互通互認。
-
其中包括出生醫學證明、戶口簿、身份證、社會保障卡、學歷學位證、職業資格證等個人常用證照。
2021年6月,“全國職稱評審信息查詢平臺”上線運行!
-
平臺收錄了各地和各有關部門上報的超過1200萬條職稱信息,通過職稱查詢平臺可以核驗職稱證書,用戶可通過www.12333.gov.cn網頁、手機12333客戶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登錄查詢。
隨著社保、職稱、職業資格證件等全國聯網,留給“掛證”的空間已經越來越小,“掛證”或將走向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