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辦:2022年底前實現電子證照全國統一、互通互認!!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的意見。意見明確:
2022年底前,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電子證照共享服務體系基本建立,企業和群眾常用證照基本實現電子化,與實體證照同步制發和應用,在全國范圍內標準統一、互通互認。
擴大個人電子證照應用領域
1、加快推進出生醫學證明、戶口簿、身份證、社會保障卡、學歷學位證、職業資格證等個人常用證照電子化應用,覆蓋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戶籍遷移、社會保障卡申領、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異地就醫報銷等應用場景。
2、政府部門能夠通過電子證照共享方式對關聯信息進行查詢、核驗的,不再要求個人提供實體證照或紙質復印件,推動辦事所需相關信息免填寫。
拓展企業電子證照應用領域
1、推動營業執照、生產經營許可證、檢測認證等電子證照在企業登記、經營、投資和工程建設等高頻政務服務事項中的應用,并進一步拓展到納稅繳費、社會保障、醫療保障、住房公積金、交通運輸、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監管等領域。
2、政府部門能夠通過電子證照共享方式查詢、核驗企業辦事所需信息的,不再要求企業提供實體證照或紙質材料。
推進電子證照標準化規范化
1、推動身份證、戶口簿、營業執照、社會組織登記證、經營許可證、職業資格證等常用電子證照全面實現標準化,全面支撐開展電子化應用和全國互通互認。
其它
1、優化完善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電子證照共享服務體系,推進政府部門間電子證照信息共享。
2、依法推進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個人等各類主體電子簽名、電子印章的應用和互認。
3、建立健全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依法嚴厲打擊電子證照制作生成過程中的造假行為,杜絕未經授權擅自調用、留存電子證照信息。
對于建筑人來說,常用證照全面開展電子化應用和全國互通互認,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掛證”將會越來越難,逐步走向末日。
以前主管部門查“掛證”,可能還需要跑現場,翻閱紙質資料,溝通其它部門互通信息。而在電子證照全國互通互認之后,監管人員只需要在電腦前點點鼠標,相關公司有哪些人員構成,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交了社保,不同人員都是什么學歷,什么職稱等信息便可一目了然。
這樣一來,對于主管部門而言,監管成本便會大幅度下降,反過來,對于“掛證”的企業和個人而言,風險則大幅度提升。
由此可以推測,只要處罰措施夠及時、力度夠大,以后有可能會出現不敢掛,不能掛的情況。大家詬病多年的“掛證”現象以及由此導致的到崗履職、招投標、安全生產等問題有望得到真正的改觀。